2015年4月12日

324中央研究院・演講稿 : 關於「日本思想史的成立」 第三節

3「日本思想史」的方法轉換

  1970年到1980年代,我持續摸索日本思想史可能的方法論,到了1985年才明確地完成方法上的轉變。我的《作為「事件」的徂徠學》(青土社,1990年)體現了這個轉變。我借用哲學上「語言學轉向」的說法,將這個轉變名之為「話語論轉向」,簡單來說便是將某一話語的思想意義放在當時、或者將來時代的話語空間中,看看它說出什麼新意,也就是觀察話語的〈事件性〉。換句話說,不是從話語文本的內部或者作者的內部去尋找意義,而是從文本的外部、從同時代或者不同時代的讀者(或說承接者)與它的關聯中找到意義。簡而言之,這個方法上的轉換就是為了要把日本思想的文本從〈日本的〉同一性之同義反覆的自我確認話語回路中解放,從好作〈理想的近代〉之歷史探源的近代主義者的自我確認的話語回路中解放。
  「江戶做為一種方法」是這個方法轉換的一個體現。我意圖轉變從〈近代〉、從〈東京〉觀看的思想史視點,藉著觀察〈前近代的江戶〉來批判性地相對化〈日本近代〉下實現的一切。我在方法轉換上的另一個體現,是把日本的思想文本從〈日本的〉同一性的同義反覆的自我確認話語回路中解放,這是一國思想史的世界化,或者應該說是一國思想史的自我否定。說明白了,就是如何理解日本十七世紀儒學者伊藤仁齋(16271705)思想的世界性意義。從這裡,我要真正進入今天在這裡的主題。(待續)


譯者: 黄毓婷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